服务项目
  • 中港海运快线
    大湾区海运驳船业务点对点快线驳船服务香港本地物流/清关
    大湾区海运驳船业务
    点对点快线驳船服务
    香港本地物流/清关
  • 进出口报关报检
    进口报关进口报检出口报关出口报检
    进口报关
    进口报检
    出口报关
    出口报检
  • 进出口货运代理
    海运操作汽运操作空运操作铁路操作
    海运操作
    汽运操作
    空运操作
    铁路操作
  • 进出口资质办理
    进出口权收货人备案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濒危物种允许进口证明书
    进出口权
    收货人备案
    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濒危物种允许进口证明书
  • 特殊进出口操作
    暂时进出口退运进出口展会物流方式
    暂时进出口
    退运进出口
    展会物流方式
资讯详情

浙江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二维码 4
发表时间:2021-05-17 08:44作者:浙江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来源:浙江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跨境一步达是一个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专注于向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物流、报关、报建、收汇、退税一站式跨境综合服务。隶属于浙江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浙江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6月6日,秉持“网通八荒 利泽天下”的使命,坚持“一核两翼三步走”发展战略,主要建设运维中国(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义乌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服务保障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四大国家战略。公司坚持“政府大数据应用服务的开拓者”一个核心定位,拓展“外贸+互联网”、“物流+互联网”两大重点领域,围绕“平台、大数据、金融”三步走发展路径,深度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打造国内领先政务服务平台、争创世界**互联网公司、成就员工事业及人生梦想。

浙江电子口岸平台按照“政府主导、海关牵头、联合共建、实体运作”的建设运行机制,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导,杭州海关等11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共建。

浙江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是由杭州海关后勤管理中心、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杭州分中心、浙江公路水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现设四个中心(行财中心、运营中心、技术中心、人力资源质量中心)、两个办事处(义乌办事处、北京办事处),现有员工近200人,90%为本科以上学历,20%拥有中高级职称。

     1.建设运维中国(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服务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2012年印尼巴厘岛WTO部长级会议上各国达成的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共识的重要内容,是落实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提高贸易便利化、改善营商环境、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李克强总理要求“政务服务一网办通”的重要抓手,也是助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建设**口岸,实施“5211”海洋强省行动的重要信息化工程。浙江电子口岸承担了中国(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运维及推广工作,在2017年5月率先实现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对接,在全国取得了两个率先,即率先实现服务集成模式下运输工具申报和舱单申报与国家标准版对接;率先实现货物报关、运输工具、舱单等标准版功能覆盖全面达标,具备服务全国进出口贸易申报的能力。目前,平台注册用户数超26.5万家,累计申报单量超1.2亿票,2019年6月,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三期通过验收,按国家统一部署实现进出口环节需要海关验核的86种证件精简至46种,除保密需要等特殊情况外,全部实现联网核查;实现了6个部委10种许可证件的在线申请和查询,助力口岸减证、降费、提效。

     2.建设运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公共信息平台,全力支持自由贸易港区先行区打造。

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提升我国资源配置全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也是落实和服务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等国家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产业发展、贯彻落实“八八战略”的重大战略举措。浙江电子口岸根据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规划,保障信息化服务工作,承担了浙江自贸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浙江样板”。2017年11月,浙江自贸区“一口受理”平台上线运行,平台主要实现了“一船一供”“一船多供”“多船多供”保税燃料油全流程业务网上办理,仓储、供油、货代、船代等业务相关主体可通过平台享受一站式服务,成为全国首个保税燃油加注电子审批平台,实现了保税燃油加注申报“最多跑一次”,推进了油品全产业链投资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

     3.建设运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跨境电子商务“一站式”平台。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作为综试区“六体系两平台”建设的数据交换枢纽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不仅是综试区建设的核心与基石,更是承担综试区这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落地的关键与突破口。浙江电子口岸作为综试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运维主体,主要建设三个中心(统一认证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大数据中心),提供两类服务(政务服务、综合服务),建设一个门户(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构建支撑综试区建设的“六体系两平台”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按照“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要求,旨在打通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关、汇、税、商、物、融”之间的信息壁垒,建成覆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促进跨境电子商务自由化、便利化、规范化发展。

目前平台已完成与中国(浙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对接,实现覆盖跨境B2C和B2B货物贸易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基本构建完成了支撑综试区建设的“六体系两平台”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为全国其它省份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成功模式。

     4.建设运维义乌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服务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电子口岸承建的义乌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是试点项目的基础配套工程。该平台通过“电子围网”明确国家政策适用范围,承接“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落地,推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落地。

2014年7月,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正式获批。2014年10月,义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落地情况顺利通过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等国家八部委验收。

目前,义乌联网平台已备案商户近7万家,组货记录超297万条,备案外贸公司超2400家,出口申报单量超288万票,出口总金额超1840.17亿美元,自助结汇超298.22亿美元。浙江电子口岸建设运维的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已复制推广至海宁、温州、佛山等地,实现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在全国的可复制可推广。

浙江电子口岸平台已与海关、边防、海事、税务、外管、商务厅、贸促会等主要进出口管理部门,全国高速路网系统、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等实现互联互通,可满足外贸进出口企业一个平台办理通关、退税、结汇、物流等一站式服务,亦可为全国中小物流企业提供货车通行卡办理及融资、保险、加油、汽配等延伸服务。此外,已与支付宝、网易支付、财付通等支付机构;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浙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宁波舟山港、上海港、西班牙巴塞罗那港、日本东京港、韩国釜山港等国际国内重要物流生产作业节点实现协同作业,实现了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联动发展,积累了涵盖通关、交通、港口、外贸、金融、物流等领域实时有效的海量大数据资源,且基本形成了政府和社会互动的信息采集、共享和应用机制,降低了企业成本,改善了营商环境,惠及企业用户总数超过26万家,节约企业通关成本超50亿元人民币,有效提升了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提升了浙江在全国乃至全球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了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浙江电子口岸立足自身在政务建设成效的基础上,依托政府大数据集聚、多主体智能互联、信息化系统建设等领域积累的优势,对政府大数据应用、跨境电子商务、智慧物流及供应链服务、互联网金融等未来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领域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在智能通关、集装箱物流、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等领域建设了“外贸+互联网”、“物流+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的产品及服务,延伸提供智慧物流、科技金融等增值服务,布局口岸生态圈,进军产业互联网。